办完了永胜屯的琐事,赵军开车就往家蹽。
早晨他从家走的时候,王美兰还说呢,今天吃两顿饭,下午四点就开饭。
可等他进到永安屯,都已经过五点了。
吉普车奔家而去,远远地就看见大红灯笼高高挂着。
赵军丝毫不为晚饭发愁,因为他相信,不管自己几点到家,都会有饭吃。
吉普车在院外停下,赵军猛按了两声喇叭,招呼屋里人出来抬东西。
喇叭一响,男男女女呼呼啦啦地出来十多人呐。
瓜子、花生、糖,都往仓房送,这年头住农村的,家家户户仓房都有个破柜子。把粘豆包之类的锁在里面,防止被耗子祸害了。
赵家仓房里的立柜塞得满满当当,就往隔壁李家仓房里放。
苹果、橘子、青菜,则往窖里下。今天李宝玉、解臣接完解忠,又在李如海的带领下,到西山屯收了两千斤土豆。
短短的一个月内,西山屯的Gdp翻了百倍都不止。这个年,西山屯家家炕桌上都能有肉,孩子也都能有糖球、冻梨吃。像收入高的武大林,那天打完架,还给他家孩子买了小洋鞭。
就像武大林说的,他们家今年能过个肥年。
可过完这个年,西山屯满屯子将会面临菜荒。上次王美兰去西山屯收货的时候,他们把自家的干菜都卖了。等过完年,白菜、酸菜吃没了,他们连咸菜都没有。
他们荒,王美兰就不慌了,两千斤土豆进窖,把窖塞得满满登登,王美兰心里踏踏实实。
看赵军又买回那么多东西,王美兰更高兴了,自家的窖放不下,就往隔壁李家放。
赵有财自从当上掌柜的,还没看着挣钱,大老板的范儿先起来了。
外头忙活成这样,他在屋里却没动弹。
赵有财不出来,就是李大勇亲自带队,带着王强、林祥顺、李宝玉等人把赵军采购回来水果、青菜下窖。
他们没用赵军伸手,赵军就连李家院都没去,只在车前帮着他们往下拿东西。
最后一筐蒜薹下车,王美兰拿下一捆,说是晚上炒着吃。
“妈呀。”赵军闻言,忙问:“不说吃两顿饭吗?”
“你妹妹他们都不干。”王美兰笑道:“平常都吃惯三顿饭了,我们也不习惯。”
说完这句,王美兰忽然脸色一变,忙问赵军道:“儿啊,你晌午吃饭没有啊?”
“吃啦。”赵军笑道:“在楚局长家吃的。”
听赵军这话,王美兰安心下来,笑道:“哎呦,这局长挺够意思啊。”
“嗯呐。”赵军道:“给我们张罗八个菜呢……哎,对了,妈。”
赵军想起楚安民一家要来的吃饭的事,就想跟王美兰、赵有财说一下。
而此时赵有财不在,赵军就对王美兰说:“妈,咱俩先进屋,我有事儿跟你说。”
“走吧,儿子。”娘俩往院里走,赵军忽然看到李家西墙,也就是不挨自家那边,多了一个奇形怪状的建筑。
那玩意挺高,后边还带着烟筒,似灶非灶,似炉非炉。
“妈!”赵军脚步一顿,抬手指着那边,问王美兰说:“那啥呀?”
“烤炉。”王美兰笑道:“你张大哥琢磨的,烤那整个的狍子,可好吃了。”
王美兰跟赵军说完这话,便冲西院喊道:“强子!”
“姐!”王强没下窖,他和林祥顺俩人抬筐往下送,下面有李大勇、李宝玉接着。
“把那狍子肉给你大外甥拿出来!”王美兰如此说,王强看了一眼烤炉,回头道:“大外甥你先进屋,一会儿老舅给你送屋去。”
“咋地,妈?”赵军闻言,问王美兰说:“那炉子还着着呢?”
“火没都灭。”王美兰道:“给你留的肉,搁里头温乎着呢。”
说到此处,王美兰笑道:“儿子你尝尝,那肉才好吃呢。”
说话间,娘俩已到了门前,王美兰一手拽开门,一手轻推赵军后背,让奔波一天的儿子先进屋。
赵军进到屋里,老太太、解孙氏从东屋出来,邢三、张援民则从西屋出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