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学习资源就是学生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人、材料、工具、设施、活动等。.Pinwenba.com这些资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专门为学习目的而设计出来的资源,二是现实世界中原有的可被利用的资源。换句话说,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或学习系统所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博士生传统的学习资源是基于图书馆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博士生学习资源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了新的态势。
4.1.1博士生获取学习资源从传统的图书馆走向互联网
图书馆是大学内部汇集学习资源的场所,因而在大学里具有独特魅力。在前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在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中占有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但在互联网时代,大学图书馆受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冲击。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历史学家说,他在国会图书馆花费了10年的业余时间,以获取完成一本有关美国国会第一次会议的著作所需要的档案资料。而现在,几乎所有需要的文献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又比如通过计算机科学的帮助,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上大约由3万条基因组成的30亿个化学碱基顺序的测定,并且把这些信息放在了互联网上。世界上所有对这些信息感兴趣的科学家、研究者都可以在线获取。一位研究组负责人说,他曾经花去生命中的10年时间来寻找和研究一条基因的结构,现在另一位科学家只要15秒就能从网上获取这一信息,不仅如此,他还能看到那条基因与相邻、相互作用基因的相关情况。图书馆已经失去了固有的魅力和影响,而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从访谈的情况来看,博士生对待传统图书馆有两种不同态度:
一种是几乎或很少到图书馆里借阅文献或者查找文献资料,认为传统的图书馆已经失去了作为储藏学术文献场所的重要性。如D201认为:
现在还有博士生去图书馆吗?去图书馆也得不到最新的文献。我基本上使用学校的电子图书馆,不太会到图书馆去借阅图书,最新的期刊杂志都可以在网上下载,基本上都可以得到相关的学术信息。
而D204也有同样的感受,认为:
互联网已是博士生查找文献资料最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也非常高。
另一种是认为传统的图书馆依然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已经有所分化,仅仅作为经典文献的收藏之所,而新的文献资源则必须到互联网上寻找。
D203认为,博士生从事科研还需要阅读很多的研究经典,传统图书馆的馆藏依然很重要:
图书馆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经典书籍还是需要到图书馆去查找。经典书籍所包含的基础理论是博士生从事科研的基础,一味地追求创新则是急功近利的,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能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求解,从而有所创新。这是单纯在互联网上所找不到的,必须静下心来才能有所提升。
调查显示,博士生对校园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均表示了相当的认可,有64%的博士生“同意”、23%的博士生“非常同意”学校上网条件较好、数据完备性比较完善。随着图书馆藏资源的变化,博士生对学习资源的依赖从单一图书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互联网成为博士生学习资料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接近80%的博士生认为“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信息,所有信息都可以找到”。
由美国11所著名大学组成的图书馆联盟(CommitteeonInstitutionalCooperation:CIC)共同创建了虚拟电子图书馆(VirtualElectronicLibrary:VEL),从其虚拟的目录来看,是除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外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Coter:OCLC)创立于1967年,是一个提供计算机图书馆服务的会员制、非营利性组织,其宗旨是以低成本的方式扩大用户对全世界信息的应用。目前有17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2000个图书馆在使用OCLC的服务来查询、采集、出借和保存图书馆资料。在我国,对全国十个省市的667所高校所做的调查显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以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为主,馆藏电子期刊平均是104.7万份,电子图书平均为32.2万册;已加入国家或地方网络图书馆的学校达46%;图书馆电子资源购置经费校均69万元。这些数据都充分表明了传统的图书馆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从博士生实际应用来看,博士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中已经充分使用互联网的资源。以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所标注的参考文献为例,在2006年到2010年五年间,中国期刊网()收录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共收录了上海交通大学1955篇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中含有网络引文的有762篇,接近40%,其中引用1次的占40%左右,引用9次及以上的平均占7%。从表中可以看出,互联网上文献资料已经成为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的重要渠道来源。
4.1.2博士生从互联网上获取学习资源的成本较低学习资源是博士生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基础,博士生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承担一定的成本,但在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的成本变得相对低廉,调查中得到了博士生的高度认同。
D201是生物信息领域的博士生,感慨生命学科发展的日新月异,对2005年之前的文献已经很少考虑了,而是需要查找最近56年的资料了。她对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的方式相当认可:
检索最新文献主要通过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google学术搜索等,还是比较方便的。如果我撰写文章,一旦确定题目后,会利用互联网进行大量的相关文献检索,基本上可以得到我所需要的学术资料,互联网使得博士生学习更加便利、及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D103是语言类专业的博士生,对使用互联网开展科研活动很有体会:有一次在调查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用”现象时,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母语的学生在学习、使用第二语言时的实际情况、差异及原因。互联网能更快更便捷地查询到各个国家第二语言研究者的研究状况和相应的学习者语料库。如果没有互联网,查找工作可能费时、费力、费钱,且不一定能查到所需要的资料。有了互联网的确不一样了!访谈中,不同专业的博士生都有同样的体会,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资源获取的成本大为降低了,博士生能够占有更多的学习文献和研究动态,有利于推动博士生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正是由于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学术信息,突破了原来单纯利用纸质图书查询的瓶颈,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资料来源多元,博士生获取信息可能会造成信度下降。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10年对博士生和研究生的调查显示,互联网带来了丰裕学术信息的同时,繁多复杂的信息造成了选择的难度,形成了信息效度的冲击。调查者对在互联网获取的信息,最大的困难在于找到最全面的学术信息(46.2%),其次是最新的学术信息(34.2%)和最可靠的学术信息(19.6%)。
利用互联网获取了学术信息后,多数人通过“发现信息出现在很多地方(交叉参考)”(25%)和“依据个人知识或常识”(28%)来判断真伪。其次有15%的人选择了“咨询相关领域专家”;9%的人会考虑“基于该公司或单位的名声”;另外对网络学术信息的可靠性“从不怀疑”的也有10%。
对于如何判断学术信息的有效性问题,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从各自的经验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互联网上学术信息众多,资源非常丰富,但也比较复杂,只能通过信息的来源、作者及其所在单位来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互联网上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是良莠不齐,信度和效度需要凭经验鉴别,比如通过学校的电子数据库获取的学术信息感觉上就相对可靠一些。(D102)
从互联网得到的学术信息,对于信度和效度的判断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根据自身知识的积累来判断或者查阅相关文献来相互验证查证;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作者所在的学术研究机构及所发表期刊或学术会议影响力做参考。影响力不足的,需要更多思考和相关查证以增强判断。但是有时候也有困惑,会发现一些影响力小的期刊发的文章也很有价值,比较纠结。(D203)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霸道王爷俏王妃 贵女不承欢 一品谋妃 嚣张蛇王:蛇妃乖乖给我抱 绝世双宝:辣妈搞定抠门爸 史上第一皇妃 继承者归位:错爱冷艳二小姐 天价萌主:神豪,不安好心 腹黑夜帝-呆萌王妃哪里跑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 甘南高原上的族群合作——洮州“青苗会”的人类学研究 公主不倾城:无良盗妃 杨树文:气功点穴按摩术 有山有水有狼君 冷夫蜜妾 宠妻上天:妖王的懒懒小萌妃 逆天狂妃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邪魅帝王的极品蛮妻 一亿惊喜:99张豪门缉妻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