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抄公》最快更新[630kan]
第91章庙堂之议
“如松将军原来是为了此事而担心。这次祖将军失利,大明天兵的天威有些许受挫,朝野自然都要议论。子茂将军现在要想的不是朝野的议论,而是要静心静气,把自己心中的援朝方略再想想有什么缺漏。只要我大军在朝鲜旗开得胜,现在这些议论都会烟消云散。孙子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将军可不能因为外人议论,就打乱了自己心绪。”张晓说道。
“张侍读的话,如松记下了。这次祖承训失利,我这边确实是想的有点太多了,有些患得患失。”李如松说道。
“如松,你是我徐某这一辈子最好的学生。为师一生所学都交给你了,你都学的很好,也用的很好。为师也相信伱,一定可以在朝鲜马踏倭奴,留名青史。”徐渭说道。
“谢谢师父。等学生从朝鲜回来,再给老师带些好玩的东西。”李如松说道。
“不必了,老夫这样一副年纪了,什么都想开了,什么都看开了。如松,你能建功沙场,为师就已经是与有荣焉了。”徐渭说道。
“我有一些礼物还要送给子茂将军。我本来都准备亲自去宁远伯府上拜会了,没想到子茂将军的拜帖先到了。吕章,把东西拿上来吧。”张晓吩咐道。
不一会儿,几个盒子拿了上来。
“这些是何物件?”李如松好奇问道。
“这里面是地球仪还有几张地图,还有其他的一些对将军有用的物件。对了,这里还要几个锦囊,还请李将军收下。”张晓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来几个锦囊递给了李如松。
“多谢张侍读的赐礼,只是这锦囊要什么时候打开啊?”李如松问道。
“等将军拿下平壤,然后有所困惑的时候打开吧。其实我能对将军说的都已经说过了,只是这锦囊里的话可以值得将军再听一遍。”张晓说道。
……
御书房里,皇帝再和几位重臣商议军国大事。几位重臣包括了内阁全员,还有六部尚书。
“眼下朝鲜战局十万火急,各地军队也在陆续集结,朕今日召集诸位重臣,就是想问问大家各自的想法。对于此次入援朝鲜要不要打已经不是问题了,问题是要怎么打,现在诸位所办理的事情有何困难之处,都要字字句句说清楚了。过了今日,援朝的大计就要定下来了,以后就不要上奏章议论了。”皇帝说道。
“陛下,户部存银不够了……”户部尚书杨俊民硬着头皮先开了口。
“缺的部分从朕的内库里面出,什么事情也都等这场仗打完再说。”皇帝开口说道。
“顺天府、保定府、天津卫等地奏报,言朝廷各路援军陆续集结,地方多有受灾,还请朝廷拨漕粮赈灾。”内阁大臣张位说道。
“准。不过要确保京城还有出征大军的粮草够用。”皇帝说道。
“陛下,现在各地的援军还在路上,军备也还有不齐的地方,是不是再等等,凑齐十万精锐再出征。毕竟倭人在朝鲜上面的已经有十多万人了,搞不好还会增兵。我军战力虽高,但是这人数太少,怕也是有些力不从心啊。”兵部尚书石星启奏道。
“朕又何尝不想准备更充足了再出兵,可谁让朝鲜这么快就把自家都城都丢了。再等几个月,怕不是倭人都要跨过鸭绿江来袭扰辽东了,到时候这场仗更加难打。这样吧,石爱卿,你想想办法,什么办法都行,把倭人这个进攻的步伐停下来一些。”皇帝说道。
“臣遵旨。”石星硬着头皮点头。
“首辅,你这边有什么想说的?说好了,这次朝议,只论朝鲜之事,其他的先不用说。”皇帝说道。
“陛下,老臣所言之事也是关乎朝鲜战事啊。陛下如今还是要早立太子,如此则朝野安稳,三军振奋,四夷顺服。此乃国本之事呀。”王家屏说道。
“首辅,说好了今日只议朝鲜之事了。朕又不是要御驾亲征,不需要太子留守。朕说了多少次了,朕又不是老了,何况朕的诸子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