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什么时候明白守恒的道理
心理观察:守恒实验
1.1糖果没有少!
有一次,嫂子有事,把小侄子和小侄女玩寄养在我家两天。.Pinwenba.com在他们来之前,我先上超市买了一堆零食。小侄子,侄女来了之后,看到一堆零食,高兴的不行,但是却为了超市赠送的一包小奶糖“大打出手”。
原来因为我买的吃的都是双份的,两人各一份,心里很平衡,结果出现了一个单数,侄子侄女都想占有那包奶糖,所以开始抢夺大战。
为了平息战火,我把几颗奶糖倒了出来,然后在桌子上平均分成了两份,并让他们自己数了数。好了,俩终于平衡了,为了他们好拿,我又找了两个小包装袋,把奶糖装了起来,交给了他们。结果我发现,较小的小侄女把装进包装袋的奶糖又数了数。我觉得好笑,难道她以为我偷了她的奶糖?
不过,后来我知道,这并不是她以为我偷了她的奶糖,她只是在数量上还没有一种守恒概念,认为在桌子上的奶糖放进小口袋里,面积变小之后,数量也就变少了。这是一种在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那么究竟要到什么时候,孩子才不会受一些表面现象的干扰,形成守恒概念呢?
1.2心理实验:守恒实验
皮亚杰是瑞士近代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发展心理学上占有很大的影响。儿童的守恒概念的发展是他在研究儿童思维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模块。他做了一系列非常有名的守恒实验,来探索儿童守恒概念的出现和发展。
实验一
皮亚杰关于儿童守恒的研究最著名的实验就是液体守恒实验。实验的被试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实验时,首先用形状、型号完全一样的杯子装同样多的水呈现在儿童面前,儿童知道两个被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然后实验者在儿童面前把其中一个杯子里面的水完全倒入另一个细长的量筒里。皮亚杰再次问儿童杯子和量筒,那一个容器里的水更多。
实验的结果是,6-7岁以下的孩子有的认为量筒里的水更多,因为它更长;有的认为杯子里的水更多,因为杯子更粗。而8岁的儿童则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向实验者指出两个容器里面的水是一样多的。
这个实验证明了,儿童对守恒的掌握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它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相对应,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皮亚杰还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的实验与观察,其中有一个就是关于儿童对数量守恒掌握水平的研究。
实验二
数量守恒实验中,皮亚杰将7个鸡蛋与7个玻璃杯一一对应地排列着,呈现在不同年龄的儿童面前,问儿童鸡蛋和杯子是否一样多,儿童都会回答“一样多”。
然后,皮亚杰再当面将杯子与杯子之间的距离拉开,让杯子的排列总长度比鸡蛋长,再问儿童鸡蛋和杯子是否一样多,这时年龄小的儿童认为杯子比鸡蛋多,表现出数量不守恒。而到达一定年龄的儿童则能够正确的指出两者一样多,达到了数量守恒。
除了数量守恒实验,皮亚杰还做了一个质量守恒实验。
实验三
实验中,皮亚杰先给儿童呈现一团橡皮泥,并当着儿童的面把这团橡皮泥搓成圆球形,让儿童观察这个圆球形的橡皮泥。然后再当着儿童的面将圆球形橡皮泥搓成长条形的“香肠,”,问儿童圆球和“香肠”哪一个橡皮泥比较多。
结果年龄较小的儿童中一部分认为圆球的多,因为圆球大,另一部分儿童认为香肠的多,因为它长,表现出质量不守恒的现象。当儿童的年龄达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就能正确的指出两者的橡皮泥是一样多的。
1.3实验结论:儿童的对守恒的认知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从一系列守恒实验得出一个结论。
结论:儿童的对守恒的认知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的研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纷纷以他的理论及研究为基础进行验证、深入或者挑战。
后人在综合皮亚杰的观察与实验研究和自己的研究基础上,基本上确定了儿童各守恒观念形成的时间:数的守恒(6.5-7岁);面积守恒(7.5岁)质量守恒(7-8岁);整体守恒(7-9岁);时间守恒(8-9岁);重量守恒(9-10岁);距离与长度守恒(7.5-11岁);;体积守恒(7-11,12岁)。
1.4教育策略:不要勉强孩子学习,适当引导孩子形成守恒观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的认知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他们的守恒概念是存在一个发展过程的。
可见,不到一定的年龄,孩子们不具有对某些规则的认知。他们对这些规则的认识都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所以作为教育和养育者,家长不要勉强自己的孩子学习一些超过他们年龄所能接受的知识,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导致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所学习的内容,无法理解其中的一些规律,家长和老师的教学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对孩子的教育不要过于急切。
家长们应该做到的是,依据孩子的发展规律,在孩子到达一定年龄之后,引导孩子认识某些规则,理解某些规律。比如说,让孩子属不同摆放规则的糖果,让他们逐渐认识数量守恒的规则。
2.孩子几时能理解你的想法
心理观察:三座山实验与农场实验
2.1孩子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为你想想
张奶奶的感叹:我的孙子活泼机灵,招人喜爱,但是吧,就是活泼的有点过了。他爸妈把她送到我家来后,家里热闹了不少,有时却是热闹过了头,吵得我耳朵嗡嗡的,难受啊!
还有就是,孩子特别爱玩,而且是什么东西较脏就玩什么。结果就是我得非常勤快的给他换衣服,洗衣服。因为他有些衣服玩得太脏了,洗衣机洗不干净,所以我还得坐在小板凳上给他洗脏衣服。哎呦,虽然这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但是这小子能不能体谅我一点,玩的时候稍稍注意一点,不要把衣服弄得太脏啊!
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时候都发出过类似的感叹:“孩子什么时候才能为我想一想呀?”
也许家长们在感叹的时候并不知道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有这么一种特点:自我中心性。也就是说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只从自己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问题。
这个现象是皮亚杰在研究儿童的语言表征时观察儿童的沟通发现的。他发现儿童经常出现“自我中心式沟通”,他们在沟通的过程中只关心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沟通看起来就像是牛头不对马嘴。
从皮亚杰的理论来看,孩子们至少要在一定年龄之后,自我中心性消除了,才能够为别人考虑。那么孩子的这种自我中心性,究竟是什么时候消除的呢,孩子们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通过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赖上霸道校草 护花狂龙:绝世天才霸校园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老年护理学 暖心24小时:步步为营 爱与恨的源泉之霹雳MIT同人文 儿科学 无限不现实 丑小鸭的大牌男友 王牌修真者 非常霸女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终极护花高手 且拾起一池落花:一位心理学家的感怀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霸道兵王在都市 护理心理学 口腔正畸学